第6章 瓷国青年的操逼苦难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专业课的时候我还在想那个女孩子,我知道我大概是一个变态了。啊,我还没说,我是学西方文学的,学这个的男生基本上都是同性恋,女生基本上都是肥胖症,简而言之,就是一群多愁善感的神经病。这么说无意冒犯,只是我自己身边看到的所总结的规律而已,如果你那里的情况不一样,那当然很好了。

  但我学文学只是因为理科学不会。讲真的,我对文学也没有多大的敬畏之心。我讨厌浪漫主义的文学,那玩意儿我越看越难过,和书里的复仇,冒险,英雄,异国的阳光比起来,我们的现实生活可算是无比的乏味与悲惨了,我们都是普通的人,不是英雄,也不会复仇,不会到处仇人决斗,真不明白那些十九世纪的英国法国资产阶级大爷大妈们是怎么做到看那么多浪漫主义的小说而不抑郁的。

  或者说,其实那也只是他们意淫的一种方式,和我的懦弱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么想,我就好受多了。

  我也不喜欢现实主义的文学,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书,没必要再去看别人的生活,去看别人每天吃了什么,认识了谁,爱上了谁,如何陷入苦海又如何死亡或开悟。这些琐碎的平庸叫我烦躁,毕竟我们生活里的琐碎已经够多了,而那些小说写到性爱或者交配总是一笔带过,这是我最恨的。我多么希望那些作者们用整整一章来描写性爱的场面,但那样似乎就不成文学了。现实主义作家不去写,似乎觉得那太过罗曼蒂克,浪漫主义作家也不去写,觉得那太世俗太琐碎,好吧,你们都不写,自会有别人写。

  不知道为什么,现代艺术让我烦燥,不论是现代的音乐,什么勋伯格啦,斯特拉文斯基啦,再或者是现代的绘画,什么罗斯科啦,艾贡席勒啦,阿尔伯特库宾之类的,我都很讨厌。现代艺术似乎抛弃了恢弘的背景,变成了某种心理变态本集体展示或表演悲伤的场所。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悲哀,不用你们这些艺术家展示自己的,因为我们的悲哀已经足够多了。

  或许他们想表达的就是,这是一个悲哀的时代呢?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便是表演痛苦,不论是真的还是装出来的,于是世界就变成了一所疯人院

  教授开始讲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我一点也不想听,我想去看瀑布,去看冰山,去西伯利亚和地中海,去北美大平原。城市的监狱已经把现代人禁锢的太久了,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灵,好像一切人类的造物都是丑陋的。我讨厌丑陋的城市,丑陋的文明,灰色的雾和天,是窗外的景致。但我也如同讨厌丑陋一般讨厌美丽,就像我一开始说的,我讨厌春天,而一个丑陋的春天,似乎就成了我的天堂。我看到坐在我右前的那个女生脱了鞋,露出两只粗躁的小脚,于是我把手伸进裤子开始小心翼翼地炉管。我要小心手臂的动作不能太明显,不能被发现了,同时眼睛紧紧地抓住那个女孩热乎乎的脚,想象着她的主人走过的每一条路,她喜欢过的每一个人,以及她在未来将会遇到的一系列苦难,但那又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只管在既不美丽,也不丑陋的文明与自然的边界线上享受一时的快感而已。

上一頁 下一頁